
距离在禹门口引黄水务集团召开的2024年万家寨水控集团供水推进现场会已经过去一月有余,当时郁郁葱葱、翠绿如茵,迎着阳光拔节生长的麦苗已基本完成收割,当前,麦农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晾晒小麦,同时播种夏季玉米。
针对当前持续高温天气情况,禹门口引黄水务集团在6月3日春浇完成短暂停机后,于6月11日8时起,比去年提前10天开机上水,拉开2024年度夏浇供水的序幕。

▲开机前,禹门口枢纽一级站泵站检修

▲禹门口灌区4支渠河津市义唐村夏浇
在禹门口灌区内的河津市义唐村,村民薛军杰正利用黄河水对刚播种的20余亩玉米进行浇灌,他说:“今年好长时间不下雨,你看这土干的,刚把玉米播种上,这黄河水就下来了,浇完水,玉米苗就有保障了。”
春浇夏浇有序衔接、播种灌溉无缝对接,禹门口引黄水务集团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可能就在一个半月前的供水推进会上……
供水工程建得好:古有一斧开山河入海,今有双渠引水地生禾
禹门口引黄工程是山西省现代水网“三纵九横”的第六横。其一级站所在地为龙门,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凿,又名禹门。工程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河津禹门口黄河干流取水,分南北两线,多级提水,分别向运城、临汾两市11个县(市、区)提供农业、工业、城乡生活用水,同时承担向汾河干支流和古堆泉域生态补水的任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12345”工程布局,即1座枢纽工程:禹门口水利枢纽;2条输水干线:南干线和北干线;3座调蓄水库:三泉水库、浍河水库和西梁水库;4个供水灌区:北赵灌区、木赞灌区、北庄灌区和利民灌区;5个直属灌溉片:禹门口灌溉片、禹门口东扩灌溉片、浍河灌溉片、汾南灌溉片及西范灌溉片。

▲浍河水库

▲禹门口二级干渠13号渡槽
禹门口引黄水务集团负责人为我们介绍:“我们的工程可概括为‘强、优、大’三个特点,第一个是提水能力强,有两个国内第一,一个省内第二:总提水流量66立方米每秒,在国内提黄泵站中排第一,扩建一级站单机提水流量20立方米每秒,在国内提黄泵站中排第一,在全省已形成的十大供水体系中供水能力排第二;第二个是核心资源优,取水条件得天独厚,无坝引水,永无脱流之患。黄委批复我们年取水量4.73亿立方米(农业供水2.56亿立方米、工业供水1.6亿立方米、生态供水0.48亿立方米),占全省黄河干流水权的17%;第三个就是灌溉面积大,设计灌溉面积250.88万亩,为全省最大的灌区,农业用水户11万个,受益乡村400多个,工业用水单位160余家。”
禹门口引黄工程的枢纽、泵站、渠道、水库、灌区犹如一条条纽带、一座座丰碑,构筑了晋南地区的强大区域水网。
工程管理基础强:“三个统一”强管理,三项措施保规范

▲禹门口东扩二级站上水巡查
为了做到供水流程便捷,管理严密,群众满意,机构整合后,禹门口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出“统一调配水量、统一核定水价和统一监管水费”的“三个统一”管理办法,并实行“三级调度、三级供水”的供水调度模式,实现了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俗地讲,就是做到供水有根据、准计量、便利民。
有根据——根据各分公司用水需求分配水权,每灌季下达调水计划和开机指令,杜绝无计划供水。
准计量——在主干渠道首端、末端及县域分界处安装超声波流量计,在支渠安装信息化传感流量计,在斗渠安装无喉流量计,并通过数智化信息平台将各供水点的过水流量和累计水量实时传输到信息中心,便于精准调度管控,避免水资源浪费。
便利民——在水费管理上,实行预缴水费和计划供水,灌区用水协会通过微信二维码,将预缴水费直接转入禹门口引黄水务集团公司水费专户,分公司经营部收到缴费信息后向农灌中心下达供水计划,农灌中心按指令开闸供水。
探索创新不间断:“12225”是战略,工程效益双突破
供水现场推进会上,禹门口引黄水务集团“12225”发展战略的介绍展板赫然映入眼帘,什么是“12225”?
聚焦建设晋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现代水务企业“一个定位”;
坚持规模化发展、现代化管理“两条主线”;
拓展农业、工业“两大供水”;
争取城乡生活供水和县域水务一体化“两个突破”;
实现源头取水合法化、中间输水高效化、末端供水市场化、运行调度数智化、公司治理现代化“五化融合”。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加固防洪设施、增设预报预警系统,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基础上,与运城市水利局多次沟通,将三泉水库汛期汛限水位由444.3米提高至445.9米,库区调节水量增加130万立方米,大幅增加北干线供水日调蓄能力。”三泉水库负责人介绍道。
经营部负责人介绍了工业供水市场开拓情况。近年来,禹门口集团把握市场机遇,坚持服务至上,深入用水企业调研,全面了解市场需求,主动对接各县市经济开发区,抓大不放小,全力开拓供水市场,工业供水量稳步上升,2022年至2023年两年时间仅工业增加供水量近1200万方,新增工业用水企业34户。
禹门口调度分公司负责人说,“我们积极与当地农灌部门及灌区用水协会沟通对接,形成了‘先预存水费再灌溉,多退少补’的合作模式,兼顾了农民的用水需求和公司的利益”。

▲禹门口南干线入汾口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既要重视大型水利工程这样的“大动脉”,也要重视田间地头的“毛细血管”,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正在实施的禹门口灌区“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浍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西范灌区东扩工程,是禹门口引黄水务集团不断夯实灌区供水设施基础建设,提高水库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供水保障能力的有效举措!
2024年5月10日,可行性研究报告获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的禹门口灌区(四片区)新增恢复灌溉面积项目,以及万荣城乡供水改扩建工程、稷山城乡供水一体化前期工作,是禹门口引黄水务集团进一步完善灌区干支供水体系,延伸输水管网,拓展供水业务,让工程更好发挥效益的具体体现!
近期,华北黄淮高温持续,山西省发布干旱橙色预警,禹门口灌区提前开机上水,保障灌溉需求,受到媒体关注,被央视、农民日报、山西日报和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

▲北庄灌区二级干渠
禹门口引黄水务集团面对紧急用水需求,克服高温炎热,加班加点,确保夏浇期间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截至目前,2024年夏浇已累计灌溉农田10.64万亩,让“生命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晋南粮仓”,助力当地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端牢“饭碗”……
(文:宋倩、周小凡 图:禹门口引黄水务集团提供)